“疫情期间快递受限,外贸企业办理进出口业务难度增大。即便有货物进出港口,也需要办理很多线下单证手续,沟通成本极高。针对这一场景,交行将数字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融入各类贸易场景,打造形成国际业务管家系列服务方案,涵盖了海、陆、空全方位的物流环节。”交通银行(4.600, 0.03, 0.66%)国际业务部高级经理何刚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交行利用多家分行加以验证,通过不受限地区分行接收受限地区单据或转寄单据方式,保证物权凭证能够按时收发,大大提高了客户进出口货物的效率,让货物真正流动起来。
伴随海外疫情发展,作为物流重要节点的航运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针对航运物流业传统线下运费收付时间长、到账慢、成本高等痛点,交行推出“航运管家”特色产品,为航运企业、进出口企业及货代公司等航运产业链客户提供实时、智能、透明的运费线上收付服务,并配套运费电子发票数字化管理,通过科技手段有效拓宽运费支付通道,保障外贸物流顺利顺畅。2月份来,“航运管家”已在上海、宁波、青岛、大连、安徽等多地成功落地。
“以前需要在线下传递运费发票,还要去银行柜台提交资料进行付款,现在通过‘航运管家’可以大大缩短办理业务的时间,而且是全自动流程,发票信息、资金状态都可以在线核验、查询。”大连锦程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也考验着外贸企业。交行通过向客户大力宣传“汇率风险中性”理念,让更多外贸企业可以专注主业发展。
“4月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波动。交行持续向客户强调‘风险风险中性’理念,呼吁外贸企业面对复杂汇率环境,应及时对冲风险,更加聚焦主业。另一方面,交行还加大了减费让利力度,降低外贸企业成本。目前,有一半以上的客户在做跨境结算融资时,会同步配套汇率中性策略避险。”何刚表示。
赣州崇义章源钨业(8.550, 0.01, 0.12%)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说,幸亏在疫情期间进行了套保操作,如今看来有惊无险。近日,该公司在办理750万美元跨境直贷业务的同时,通过远期购汇锁汇,规避了汇率波动的风险,锁定财务成本。
借助科技与大数据力量,交行探索了一套服务跨境电商的特色模式。交行通过对接跨境电商平台、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市场采购平台等,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客户尤其普惠小微外贸企业打通国际贸易新渠道,搭建资金跨境新桥梁。
据了解,交通银行先后上线重庆、江苏、上海模式跨境电商收汇服务,有效解决了小微商户大批量、多笔数小额收结汇难题,提升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交行运用开放银行技术对接河北、宁波等地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平台、出口企业、银行三方交易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平台中小出口资金结算全程可视、快速高效。此外,交行还服务深圳“市场采购贸易试点”,通过银、政、企多方联动,为市场采购出口贸易主体提供全线上优质金融服务。